8月20日,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益生菌分會、南京農業大學聯合承辦的第15屆益生菌與健康國際研討會在南京盛大召開。江南大學校長、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益生菌分會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衛,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胃腸外科主任、首都醫科大學腫瘤學系主任石漢平,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特殊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司處長宛超等嘉賓出席了會議,與會人員達300多名。
“硒泰克—江南大學益生菌與微營養聯合實驗室”在益生菌領域不斷創新,部分科研成果在本次會議進行了展示。蘇州硒泰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郭仁妹、益生菌項目經理黃潔也同赴會場學習交流。
會議伊始,行業專家代表對益生菌科學研究熱點進行了發布,其中益生菌與消化道健康、益生菌與免疫調節、益生菌與代謝綜合征、益生菌與腸-X軸、精準益生菌的篩選與功能預測、益生菌與膳食互作、益生菌與后生元/類圣元、益生菌與新興技術、新一代益生菌與益生菌機制、益生菌與食用安全被指定為益生菌科學研究十大熱點。
會議上,陳衛院士表示腸道微生物與宿主健康之間密切相關,腸道菌及其代謝產物,在調節人體營養代謝、維持腸道穩定、保證免疫平衡等方面,發揮著巨大的作用。還表示糞菌移植現已成為難治愈腸道疾病、危重感染后遺癥、免疫異常等問題的熱門干預策略。
嬰幼兒、老年體弱者,慢性病患者、孕婦、乳母以及嚴重感染或有免疫缺陷人群為特殊群體,邵薇教授在做《后疫情時代的中國益生菌行業》主題報告時表示:開展益生菌在特殊人群中的安全性研究對未來開發特醫食品、嬰幼兒配方食品等具有重要意義。并認為當前和平時期的公眾科普遠比危機到來時的危機應對更可靠、更可信。在益生菌的認知上,應該與科技界形成共識,再將科學觀點以多種形式反復科學普及。
石漢平主任以《特醫食品/營養治療的臨床應用及我國醫療服務質量的提升》為題,對營養治療、營養教育的重要性做出了重要闡述。他認為膳食是人體營養的最大來源,而通過膳食調節代謝,增強營養攝入對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人群而言,是非常有必要的。以營養為支點,可以撬動整個人類的健康,良好營養是全民健康的首要保證。
此次會議的召開,通過眾多行業大咖近期研究結果的分享、交流,為益生菌在食品領域的安全研發,提供了科學理論依據;也為中國益生菌行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吃的那點事兒
硒泰克生物
地址:蘇州工業園區林泉街399號東南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蘇州)東南院(1#)205、207、209室
郵箱:
企業郵箱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