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對于改善腸胃問題十分厲害,比如便秘,腹瀉、胃腸炎等。但是大家知道嗎?益生菌不僅在腸胃方面有效果,對于許多慢性病的調理,也有非常強大的潛在作用。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消化系統功能失調
腹瀉、炎癥性腸病、腸易激綜合征等
消化系統疾病的產生,往往與人們腸道中的益生菌不能與有害菌抗衡有關。目前,許多醫生選擇益生菌來治療腹瀉。大部分消化內科醫生在治療腸易激綜合征患者時,也會使用益生菌制劑。還有一些常見的消化道疾病,雖然與免疫機制無關,但益生菌對這些疾病也有很好的療效。攝入益生菌可以有效緩解乳糖不耐受癥狀就是一個例子。
免疫系統功能失調在慢性消化系統炎癥性疾病的發病機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炎癥性腸病就屬于此類疾病,這是一組親密相關的疾病的總稱,包括潰瘍性結腸炎以及克羅恩氏病。正是由于機體的免疫系統對腸道中的正常菌群反應過度,才會造成腸道炎癥和潰瘍。
有多項臨床研究(每項研究均有數百名病人參加,而且都是及其嚴謹的對照實驗)表明,益生菌對炎癥性腸炎的治療有積極作用。
過敏、濕疹、哮喘以及其他相關癥狀
我們知道,過敏反應是免疫系統對無害物質反應過度造成的。幾年前,科學家發現益生菌可以抑制這種過度反應。
在芬蘭開展的一項研究的結果令人激動——孕婦或哺乳期的女性攝入適量益生菌時,她們的孩子患濕疹的幾率非常低。
關于益生菌對過敏性疾病的治療作用,科學家們已經發現,某些益生菌對于過敏有很好的預防和治療效果。以前,每年數百萬過敏患者不得不在忍受各種過敏癥狀和藥物顯著的副作用之間艱難做出抉擇。現在,許多益生菌產品已經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既能解決過敏反應,對于人體也沒有任何的副作用。
酵母菌感染
許多酵母菌感染都是由白色假絲酵母菌引起的。通常情況下,陰道里的乳酸桿菌和其他微生物會抑制這種細菌的過度生長,但是這種天然的平衡防御并非萬無一失。例如,激素的改變、壓力或營養不良都可能使女性易于發生陰道酵母菌感染;或在使用抗生素時,陰道中酵母菌的競爭對手們不能耐受抗生素,從而使失去控制的酵母菌過度繁殖,引發酵母菌感染。
許多事實也可以證明,在常規飲食中加入微生物制劑,都可以治療酵母菌感染。初步研究表明,益生菌確實對酵母菌感染有良好的療效。
自身免疫性疾病
對于自身免疫性疾病,人類至今束手無策。這種疾病種類繁多,現在經過確認的不少于80種,包括風濕性關節炎、Ⅰ型糖尿病、紅斑狼瘡、銀屑病等。這些疾病的罪魁禍首不是外來“敵人”,而是自身的免疫系統。
益生菌在治療自身免疫系統方面有巨大的潛力,正是因為它可以向免疫系統發出“停止”的信號。目前,科學家們正在對比開展積極的研究,希望可以挖掘出益生菌在預防或治療自身免疫疾病方面的潛在價值。有一項鼓舞人心的實驗室研究表明,益生菌能有效預防糖尿病易感小鼠患糖尿病。
心腦血管疾病、肥胖、癌癥等
隨著科學家們對炎癥和免疫系統研究的深入,益生菌能發揮作用的領域在不斷擴展。雖然科學家對益生菌的研究才剛剛開始,許多難題沒有破解。但隨著相關研究的進展,益生菌用于治療多種疾病的壯麗前景已經出現端倪,對相關研究的資助也在快速增長。甚至美國國立衛生院也開始資助一些與益生菌相關的研究,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用益生菌領域防御或治療過敏、哮喘、炎癥性腸病以及其他相關疾病等方面。
纖維肌痛和慢性疲勞綜合征
目前,醫學家們還沒有對這些致殘疾病達成共識,不過這些疾病現在可以簡單地理解為慢性流感。最近有一種新的理論認為,此類疾病的發生與免疫系統以及腸道細菌的數量變化有關。雖然距離用切確的實驗證據來證明這一點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是已經有人稱服用益生菌后,他們的癥狀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
益生菌對于維持我們的健康至關重要。我們甚至可以把腸道內的一些微生物看做人體不可或缺的“器官”之一,無論它們所起的作用還是重要性,這些微生物完全可以和心臟、肺、腎臟等相提并論。如果我們體內的益生菌缺乏,導致無法發揮作用,人類也會無法保持健康,甚至無法生存。
吃的那點事兒
硒泰克生物
地址:蘇州工業園區林泉街399號東南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蘇州)東南院(1#)205、207、209室
郵箱:
企業郵箱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