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關節問題正在成為當代社會增速比較快的健康困擾。2019年,發表在《骨骼與礦物質研究雜志》(Journal of Bone and Mineral Research)上的一項研究指出,2050年,預計我國骨質疏松患者達1.2億人①。究其原因,鈣攝入量不足是影響骨骼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
補鈣,成功吸收很關鍵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13版)》建議,成人每日推薦補充800毫克以上鈣,兒童、老人等特殊人群則更高。
但實際上,根據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監測顯示,97.2%的中國居民存在鈣攝入不足的風險②,《中國兒童鈣營養專家共識(2019年版)》指出,95%的中國兒童未達到每日鈣的適宜攝入量③。
“飲食無法滿足日常鈣的攝入需求時,可以適量補充營養品以保證達到適宜的鈣攝入量。隨著健康意識的升級,大眾對補鈣早已不陌生,吸收是成功補鈣的關鍵。”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營養學科帶頭人、上海市老年營養健康質控中心主任孫建琴教授在會上介紹。
直接服用鈣片是有效的補鈣途徑,應該怎么選?
孫建琴教授表示,“鈣首先要在胃中被溶解成鈣離子,才能保證后續在腸道吸收。像檸檬酸鈣這樣的有機鈣一般水溶性較好,溶解不依賴胃酸,無論在進餐還是空腹時都具有較高的吸收率,服用時間靈活;另外,檸檬酸鈣不容易引起胃部不適或疼痛、便秘,對胃腸功能較弱的人更合適,比如孩子、老人、以及胃酸缺乏的人群如正在使用抑制胃酸分泌藥物的人群。”
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營養學科帶頭人、上海市老年營養健康質控中心主任孫建琴教授講解骨骼健康新“鈣”念。
除了補鈣,還要重視三種營養素
“骨骼不是一成不變的,我們的骨骼每天都在動態變化著,所以骨骼健康管理要貫穿生命全周期。正確維護骨骼健康,要注重多重營養在骨骼方面的協同作用,同時兼顧骨骼健康的三角,即骨的硬度、韌度和骨代謝微環境的穩態。”孫建琴教授指出,攝取關鍵營養元素,加強骨骼硬度和韌度,才能維護骨骼健康。
>>>>1. 維生素C
《原發性骨質疏松癥患者的營養和運動管理專家共識》中建議骨質疏松患者增加維生素C的攝入④。維生素C可作為作為輔助因子催化氨基酸羥化,合成骨膠原蛋白,使骨質更密實,增加骨骼韌性。
>>>>2. 維生素D
《原發性骨質疏松癥診療指南(2017)》將鈣劑和維生素D作為骨健康基本補充劑進行推薦⑤。對補充鈣加維生素D補充劑和骨折預防的隨機對照試驗進行薈萃分析結果顯示,全骨折風險顯著降低15%、髖關節骨折風險降低30%⑥。
>>>>3. 抗氧化營養素
使用抗氧化營養素維持骨微環境中的氧化還原平衡,有助于維持骨細胞的數量和活性,抵抗骨吸收⑦⑧。例如,膳食硒攝入量較低者具有更高的骨質疏松發病率⑨。
注重多重營養在骨骼方面的協同作用,正是此次力度伸兩款新產品的核心“鈣”念。據了解,成人三角鈣和兒童夾心鈣配方,除了鈣之外,還包含維生素D、維生素C、硒等營養元素。
骨骼健康,更離不開健康的生活方式
>>>>1. 喝夠牛奶
牛奶是補鈣的良好膳食來源。《中國居民膳食指南( 2022)》中特別強調了每人每天攝入相當于300~500克的奶及奶制品⑩。
>>>>2. 充足日照
陽光如果照射不足,很容易出現維生素D缺乏或不足。《原發性骨質疏松癥診療指南》建議每周兩次主動曬15~30分鐘太陽,這樣才有利于維生素D合成,促進鈣的吸收⑤。
>>>>3.規律運動《原發性骨質疏松癥患者的營養和運動管理專家共識》指出,良好的運動習慣需保持并貫穿于從兒童青少年到老年的整個生命周期。日常生活中減少久坐,每周至少進行150~30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④。
>>>>4.保持良好生活習慣
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戒煙限酒、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咖啡及碳酸飲料。少吃高鹽和油炸食品,少食用煙熏和腌制肉制品。
參考資料:
①ZengQ, LiN, WangQ, et al. The prevalence of osteoporosis in China, a nationwide, multicenter DXA survey[J]. J Bone Miner Res, 2019,34(10):1789-1797
②中華醫學會骨質疏松和骨礦鹽疾病分會. 中國骨質疏松癥流行病學調查及"健康骨骼" 專項行動結果發布[J]. 中華骨質疏松和骨礦鹽疾病雜志,2019,12(4):317-318.
③中華預防醫學會兒童保健分會.中國兒童鈣營養專家共識(2019年版)[J]. 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9,30(3):262-269
④ 原發性骨質疏松癥患者的營養和運動管理專家共識[J].中華骨質疏松和骨礦鹽疾病雜志,2020,13(05):396-410.
⑤原發性骨質疏松癥診療指南(2017)[J].中華骨質疏松和骨礦鹽疾病雜志,2017,10(05):413-444.
⑥Weaver, C.M., et al., Calcium plus vitamin D supplementation and risk of fractures: an updated meta-analysis from the National Osteoporosis Foundation. Osteoporos Int, 2016. 27(1): p. 367-76.
⑦Yang K, Cao F, Xue Y, Tao L, Zhu Y. Three Classes of Antioxidant Defense System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Front Physiol. 2022 Mar 3;13:840293.
⑧Zeng H, et al. Selenium in bone health: roles in antioxidant protection and cell proliferation. Nutrients[J]. 2013; 5(1): 97-110.
⑨Wang Y,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dietary selenium intake and the prevalence of osteoporosis: a cross-sectional study. BMC Musculoskelet Disord. 2019 Dec 4;20(1):585.
⑩中國營養學會.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吃的那點事兒
硒泰克生物
地址:蘇州工業園區林泉街399號東南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蘇州)東南院(1#)205、207、209室
郵箱:
企業郵箱登錄: